0760-23693986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行业动态 >> 荷花灯:灯光月影中流淌的“忠义仁勇”
详细内容

荷花灯:灯光月影中流淌的“忠义仁勇”

  板桥荷花灯会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,每年中秋之夜举行。它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,祭奠关羽之忠义;盛于明末清初,纪念何仙姑之仁爱;传承近代,悼念抗战英魂保家卫国之英勇;2009年,板桥荷花灯被衡阳市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
 

  板桥荷花灯:灯光月影中流淌的忠义仁勇

  (荷花灯节热闹非凡 王亲民  )

  云掩月,星璀璨。今年中秋之夜,常宁市板桥镇荷花灯会流光溢彩,数百荷花灯一盏连着一盏,走村串户,就像一条长长的火龙在盘旋,所到之处锣鼓声、爆竹声、欢笑声,声声不绝于耳。除此之外,七仙女下凡、划海螺船、何仙姑显神通等传统戏剧表演更是精彩纷呈,吸引万余村民参加这别开生面的文化饕餮盛宴。

  对于板桥镇民众而言,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荷花灯会不仅是一种特色民俗文化,更是对先人忠义仁勇精神的发扬与传承。

 

忠义:关帝镇守板桥除民害

 

(图为板桥荷花灯流光溢彩 吴一龙 摄)

  “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!”。板桥荷花灯的历史,源自东汉末年三国时期,是为祭奠关羽之英魂,感念云长之忠义。当时,无“常宁”之称,此地属桂阳郡,板桥附近有位徐姓强人在周边石山立“徐家寨”,打家劫舍,奸淫掳掠,百姓叫苦不迭。公元213年,孔明督军西进,关羽率军途径此地,丝毫不犯民,定计攻破山寨,为民除害,百姓感悌莫名。尔后关羽总督荆州事,镇守南郡、长沙、零陵、武陵、桂阳五郡,封襄阳太守、荡寇将军,蜀国“五虎上将”之首,百姓多受其恩泽。

 

公元219年,东吴吕蒙偷袭荆州,关羽腹背受敌,败走麦城被杀,一缕英魂不散,附身吕蒙显圣而亡之,后飘至玉泉山,经普净法师点化,皈依佛门,修成正果,化作伽蓝神。《三国演义》有诗赞曰:“丈夫生死气盖世,化作伽蓝始于兹。香客更传普净语,一问千载万人思。”

 

板桥百姓闻得关羽事后,感念其恩义,集资修建关帝庙,香火旺盛。夜晚降临时,荷叶上点灯,顺水而放,寄托思念,悼念关羽。“云长真义士也!”义薄云天进入了百姓骨子里,板桥荷花灯就此代代相传。

 

  关帝庙,几经战火毁坏,几经修复,至康熙九年,板桥百姓再度修缮,至今仍可见修缮时墙砖印记。修缮竣工时,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,板桥百姓在传统荷花灯的基础上,当晚举行盛大荷花灯灯会,悼念关公义薄云天的壮举。

仁爱:仙姑驱瘟赶晦保平安

  承关帝之义,板桥百姓,勤劳吃苦,男耕女织,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,生活无比幸福。时值明末清初,瘟神来到了人间,看到板桥如斯美好,顿生嫉妒,施展妖法,散布瘟疫,五谷不生,六畜死亡,百姓遭殃。

 

  这时,八仙中的何仙姑正好路过,见此灾难,便落下云头,变成一位俏胡娘,高高举起手中荷花,顿时,荷花光芒四射,杀死瘟神。这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。当晚,板桥家家制作荷花灯,人人模仿何仙姑高举荷花灯,围着湾前湾后转,屋里屋外转,驱瘟赶晦,保福平安,感谢何仙姑恩义。

 

  从此,一年一度的板桥荷花灯会成了当地盛大的民间习俗,名扬五湖四海,承关帝之义、感仙姑之恩,添加十二生肖、七仙女等民间元素,驱瘟辟邪,保福平安,吸引数万民众从四面八方蜂涌前来参与、观赏,延续至今。2009年,板桥荷花灯被衡阳市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
  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,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,自愿筹款,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,操刀的操刀,剪纸的剪纸,折花的折花,繁琐的流程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变得简化,剪刀一舞一转,左折折右剪剪,一张张意想不到的画面呈现眼前,何仙姑显神通、十二生肖、七仙女惟妙惟肖,随着贴、糊、扎等工序,一盏盏精美的荷花灯精彩亮相。



联系我们 contact us

地址:


中山市横栏镇茂辉工业区长安北路92号


+86-760-23693986  23693982  23669218


电话:


rmx@zs-raystar.com

邮箱:


传真:


+86 760-23693985

关注我们

手机站

中山市瑞明星灯饰有限公司

ZHONGSHAN RAYSTAR LIGHTING CO.,LTD


技术支持: 华企在线 | 管理登录
seo seo